《信報》「優質教育」專欄「校長開壇」
校長開壇 關愛學習 學習關愛
佛教黃鳳翎中學李偉盛校長專訪
今年10 月31 日灣仔區校長會舉辦灣仔區聯校教師專業發展活動,邀請「全人教育基金主席」
黃重光教授與教育界同工分享培育資優生心得。執業三十多年的資深精神科醫生黃教授得悉
專業人士、名列前茅學生自殺輕生,扼腕嘆息。
他認為栽培孩子首要注重強化他們的精神心理健康。黃教授透過短片分享正能量,人類與生
俱來具備不可思議的潛能:一個右腦做過切除手術的嬰孩透過適當培育,長大後四肢行動也
可以做到與一般同齡兒童相若,九個月大嬰兒在父母的笑聲鼓勵下,已能模仿電視上的舞蹈員
左搖右擺。黃教授強調生命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安詳。師長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,父母
師長的關愛令孩子感覺安詳,從而引發內在動力,訂立目標、反思乃至成長。答問環節有同工
問黃教授,中國自古有言:「棒下出孝子」、「嚴師出高徒」,嚴厲的管束不就能培育出出色
的尖子?黃教授認為對自省能力高的孩子,嚴厲管束可能奏效,有成功個案不足為奇,但對
普遍學生而言,嚴厲的教導並非有效培育他們成長、成為資優生的方法。時下香港父母在孩子
才數月大已四處張羅心儀幼稚園,這可以理解,畢竟大家都望子女成龍成鳳。面對孩子行為
偏差,部分家長卻只從理性入手,未有先著手處理孩子的情緒和感受。父母以為給了他們最
好的,也堅持繼續給他們更好的,但又偏偏看不到孩子欣賞和感激父母為自己所做的,更甚
者在父母嚴苛管束責罰的環境下,孩子變得被動,甚至反叛,彼此關係變得疏離,甚至緊張,
更遑論培育孩子成才。 筆者認同黃教授的說法,在關愛中成長的孩子,必備精神心理健康”對
孩子關愛並不代表讓其肆意妄為,沒有要求”師長可以對孩子寄予適切、富挑戰的期望,要求
要清晰具體,適時給予讚賞和鼓勵,包容孩子的錯處,接納他們的弱點,打開他們的心窗,以
身作則,樹立榜樣,讓孩子在關愛中學習成長,在成長中學習關愛。
--文章載於2014年12月6日/ 7日出版《信報》「優質教育」專欄「校長開壇」
_關愛學習_學習關愛.jpg)